第3435章(2 / 2)

官仙 陈风笑 2577 字 3个月前

看到敬德人都能在北崇贷款,而北崇人居然找不到人担保,不得不砍掉项目,年轻的区长心里太不是滋味了,他直接一个电话打给徐瑞麟,「老徐你要是方便的话,过来一趟。」

徐区长正好有空,两分钟就过来了,陈区长将那两份创业计划书递给他,「看一看,说一说你的感受。」

徐瑞麟拿起来翻看一下,皱着眉头叹口气,「啧……可惜了,本来值得试一下的。」

「这都是你管的农副业,」陈太忠不解地看他一眼,心说我记得你还是很亲民的嘛,怎么见了这样被打下来的学生。会是这个态度呢?「不能找两个人担保一下?」

要说担保,陈区长自己就能担保,他甚至可以自己拿出这笔钱来,交给那两个学生去创业,但是事情不是这么做的。

最近陈太忠一直在试图完善程序,以保证流程的严谨和延续性,这点钱他扔出去,眼睛都不会眨一下。可是这不是最正确的方式。

他想要搞的是。确定了项目可行之后,万一贷款没有担保人,分管的区领导帮忙联系撮合。或者指定担保人——这样的处理方式若是能形成制度,那是最好的。

方方面面的制度一旦形成,陈某人就算离任了。在后陈太忠时代里,北崇的发展不但有惯性,也能有适当的约束力。

区里都联系好贷款了,陈太忠不能容忍这种好项目求贷无门的现象发生,这个时候,干部就应该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。

「我都说可惜了,问题我的手里也没人,」徐瑞麟苦笑着一摊手,「你想过没有。一个公职人员,只能担保一笔贷款啊。」

陈太忠登时就无语了:这还真是麻烦!貌似一个公职人员只能担保一笔贷款,还是他提出来的——这个建议的理由很充分,一个公职人员能为多笔贷款担保的话,容易滋生弊端,一旦能豁出去不要这个公职,能就更不可控了。

这个原则。也是不能更改的,想到这里,年轻的区长禁不住轻叹一口气:要不说会有「知易行难」这个词,很多时候确实是这样,基层想做点事。真的很难啊。

而且他知道,徐瑞麟分管的这一块。涉及到了不少贷款,大棚种植要贷款,娃娃鱼养殖也要贷款——常说共产党的干部多,一到需要贷款担保的时候,这干部就不够用了。

「农业局和农业局找不出人来,水利局呢?」陈区长想了半天,还是要问一句。

「有些人是要攒着贷款担保指标的,」徐瑞麟皱着眉头回答,「明年还有大学生返乡创业,娃娃鱼要是好养,明年也要扩大养殖面积了……但是只能担保一个项目,谁知道还会不会有更好的项目出现?」

说到这里,他苦笑一声,「就帮别人担保贷款的事宜,我都做了不少工作了,效果有一点,但不是很理想,很多人舍不得用掉指标,咱总不能强迫。」

「乡镇上试了没有?」陈区长太不甘心了,但是他也能理解公职人员的这种心态。

「没有试过,乡镇上的干部,算得更清楚,」徐瑞麟沉吟着回答,然后他拿出手机,「要不我现在打个电话。」

徐区长先给三轮镇打个电话,那是养鸡那家的,林继龙接了电话之后,倒是很痛快地表示了,说既然徐区长指示了,我一定落实了此事,不行我自己出面担保——北崇的大学生,那个个都是命根子,不能坐视流失。

然后他再给前屯镇打电话,前屯的镇长唐亮就表示为难了,说我知道的几个人,都有了担保贷款的意向了,要不我打电话再问一问吧。

电话放下没有五分钟,唐镇长又打了回来,「那个叫严酉生的学生,半个小时之前走了,说是要去朝田打工了。」

「小严已经走了,」徐区长叹口气,压了电话,侧头看一眼陈区长。

陈太忠问了两句之后站起身,「半个小时……我去追他回来。」

「追他回来?」徐瑞麟听得嘴角抽动一下,饶他是很儒雅的人,心里也禁不住嘀咕一句:没必要这么夸张吧?

「一个大学生不重要,重要的是,这件事里,咱们的干部没有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,」陈区长叹口气,向门外走去,「这个影响,要积极挽回……咱不能寒了大学生们做事业的心,他们还年轻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