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有人知道他会韩语,更没有人想到,他的听力远非常人所及,所以他在酒桌上,将大大小小的声音尽数收进耳内。
韩国人的投资,当然绝对不会全部真金白银地到位,涉及到添置生产线,那么必须要用来购买他们指定的设备,这是国际惯例。
然而只这一点,就跟凯瑟琳的业务有冲突,甘乃迪家的坏女孩儿也不是做慈善事业的,人家借钱给北崇有诸多理由,但是卖设备能赚钱的话,为什么不卖?
而且在桌上,那个姓朴的助理,一个劲儿地拿韩语笑话阳州和北崇的落后,并且很不屑地表示,这样的小地方,咱们肯投资,实在想不出,他们有不接受的理由。
事实上,韩国人对北崇反应出来的中规中矩,是相当吃惊的,并认为这是冷漠对待——对他们而言,当地官员没有热情追捧,就是态度不端正。
听得出来,韩国友人还在犹豫,这个项目该不该投资,别看他们狮子大张嘴了,但是项目的风险也摆在那里,在场的三个韩国人非常积极地各抒己见——他们以勇於发表个人见解闻名於世。
最后三人认定,这个险值得冒,因为北崇的前期投资,将基础搞得非常紮实,尤其是那个脱胶厂,污水处理系统搞得非常好。
令人啼笑皆非的是,韩国友人并不是赞许北崇人的环保理念,像安部长就说——「有这样的环保措施,想必这个脱胶厂不会遭到中国政府的关停。」
这正是他们亲自来北崇的原因,前文说了,由於苎麻脱胶的时候,污染实在太大,全国陆续关停了不少脱胶厂,并且在脱胶工艺明显改善之前,原则上不允许上马新的脱胶厂,苎麻产业由此受到极大的影响。
北崇这个苎麻厂能搞起来,还是托了老苎麻厂的光,而且闪金镇的六格背包,也曾是响当当的品牌,容易勾起一些老人的怀旧之情。
反正,有牌子和没牌子终究是不一样的,打个技改的招牌,旧瓶装新酒,只要能把相关环节做到位,通融一下也不是不可以——很多苎麻企业,也是通过变通的手段撑下来的。
苎麻有牌照,这就是软实力,再加上北崇又这么落后,韩国人认为,如果能以一个合理的价位控股的话,这个风险完全是可以冒的。
至於说北崇人很冷淡,可能八百万美元拿不下来控股权,朴助理低声嘀咕一句,「大不了一千万美元,也还在容忍界限内。」
「一千万美元……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?」安部长受不了啦,低声呵斥他,「一千万美元只是控股的话,我在签合同之后,必须体面地辞职了,也包括你。」
「我们可以推荐他们采购有韩国配件的设备,」朴助理不以为意地回答。
韩国的纺织机械工业还算发达,但是在全球范围内,并不具备多大的竞争力,他们更具有竞争力的,是在纺织业本身,此时为全球第四大纺织品生产国。
尤其在成衣制造方面,有引领潮流的趋势,比如说在2002年国内市场,服装版式中,与「欧版」相对应的是「韩版」,并不存在「日版」之类的说法。
正是因为制衣业发达,韩国人才会对服装面料非常关心,才会来北崇,但是他们没有信心说服北崇,一定引进韩国的机械设备。
朴助理这话,就有点不讲理了,不许北崇横向比较,不过,这也只是略略地不讲理,毕竟韩方投资了,就有权指定设备,而一旦事情做到这里,到时候纺织设备值多少钱,就不是北崇说了算的。
正是因为听清了这些算计,陈太忠实在没兴趣跟对方虚与委蛇——先让小王跟对方谈,锻链一下她的能力,增广一下见识,反正最后我是要否决的。
至於说北崇因此产生了一些费用,这实在是无可避免的,且不说他要给省里和市里留点面子,就算真心实意谈合作,也有谈不成的时候,北崇还真的小气到连接待费用也不出了?
「资本,肯定是为了利益来的,」安部长弄了好半天,才理解了「雷锋」是个什么样的存在,於是醉醺醺地喊着,「我们投资方,是要考虑风险的。」
「确实需要慎重,」陈区长不动声色地点点头,心里却是在大骂,你们强取豪夺都有风险的话,我北崇白手起家的风险又有多大?
「区长,」王媛媛见他要走,也赶忙站起来,「我也喝得有点多了,一起走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