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节 2仪微尘步法(1 / 2)

鸿隙 八宝饭 1916 字 3个月前

督脉和手足六阳经即通,周无忧也算内功大成,若是放到江湖中去,也可跻身一流高手之列。尤其是太极拳法的运用,在这个时代还是初创,其中的劲意吞吐,非一般武林中人可抗。只是他的短板也很明显,实战极少,除了太极拳外,竟是不会其余武功,别说会了,简直是绝大多数连听都没听说过。而且他不会轻功身法,在比武之时遇到轻功高绝之士,肯定要吃大亏。  思来想去,招术拳法之类,倒也不必理会,自己的目标也不是闯荡江湖,只要精熟太极拳便可应对外敌。只是轻功身法,却是要想想办法的,对敌不对敌的另说,自己前世起,打小便对这玩意很是神往,要是自己也能一蹦上树什么的,那可太有意思了,而且爬山行路也有大用不是?

周无忧决定下山一趟,一来如今已入寒冬,需要补充洞中所缺,米粮、被褥、衣服之类都是要添置的;二来想些办法,学到轻功身法,不管拙劣与否,总好过没有。

他如今内力已算大成,在体内经络中运行之时,暖洋洋的浑厚充沛,只是现下运转的穴位多了,一个周天下来便要耗时两个时辰。

周无忧花了三天工夫,巩固熟悉了内劲在经络中的运转,便合上洞门,启程下山。这一下山,才感觉到自己功力提高后的好处。

首先是身体灵活敏捷多了,现下山中铺满了积雪,山路易滑难行,周无忧却行的既快且稳,双腿之间气息流畅,踏步蹬地都感觉十分有力,踩到冰滑或泥坑处都能迅捷的跳起闪避,以往半日时辰才能下到山外,如今一个多时辰便足矣。

其次是眼力和耳力都得到了提高,看得远,听得清,其实这不仅是内功增强带来的好处,更在於周无忧修炼的是鼎炉之法,即改变自身以适应修行的仙家功法。一般武林中的内功心法虽也有助於眼力、耳力的提升,却不会这么明显。

然后是身上,大雪天中下山,周无忧却丝毫不觉得寒冷,只觉一股暖流始终在体内游走,便如体内携带了一条地热火龙,根本不惧严寒。

感觉到自己身上的诸般变化,周无忧满心欢喜,心情愉悦的来到玉元观外。玉元老道不会轻功,并非玉元观中没有,不说楼观派遗留的典籍,单就便宜师父黄离生所记载的功法便不容小觑,那可是位接近先天之境的大高手!

周无忧记得其中就有一本两仪微尘步法!

只是师兄玉元老道没练过足部经络,又志不在此,整天忙碌着挣钱买药材,要炼制巩元丹,是以老道在轻功身法一项上是一片空白。但自己却已足部三阳经皆通,正好修习这两仪微尘步。只是数月没到观中看看了,希望聚源观莫派遣了道士镇守此观,又或是将观中典籍掳走。

聚源观确实派了道士来主持玉元观,一则好歹也算一份产业,再则也可借此守株待兔,待的就是周无忧。只不过聚源观上下压根儿没想过周无忧功夫能有多高。一个少年,能厉害到哪里去,看看玉元老道就知道了。

是以从聚源观来了一位中年道士,带着两个火工童子,目的很简单,等待周无忧的出现,然后带回聚源观问话。至於玉元观中仅存的楼观派典籍,简寂观以下乃至聚源观,都是正一派的中坚力量,眼下都在忙着料理张正行真人的身后事,苦心筹划如何杀了道衍和尚姚广孝,是以暂时还顾不上。

当日刘家庄外一场混战,张正行真人毙命当场,宇坤道人最终没能追上道衍和尚,这笔帐自然就算在了道衍和尚姚广孝头上。

姚广孝跑回了燕军大营,道门拿他暂时没有任何办法,只能忍着这口气等待时机。  简寂观也幸运的从张真人身上拿到了那枚玉件,本来按理说不该再找死了师兄的明玉道人周无忧的晦气了,可有些疑问一直盘旋在简寂观诸位高道的心头。张真人为何要追拿在刘家庄立了功报了信的玉元观师兄弟二人?张真人为何出手杀了玉元老道?这两个问题宇坤道人回答不上来,所以,虽然大局已定,假玉件也被简寂观视若珍藏的捧了回去,聚源观仍然安排了道士值守玉元观。

只是这值守之人嘛,好好的聚源上观不待,谁肯出来?最终那倒霉的中年道士便被抽签抽了出来,他的武功见识也自然就高不到哪里去。当然,在聚源观众道士心中,这点武功见识也足够了……

周无忧在观外的树林中查看了整整一天,终於确定观中有三名道士,一个中年道人主持观务,两个少年道士打扫做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