扬州北郊蜀岗峰上,古刹大明寺雄踞其上。鉴真大和尚东渡日本前曾主持大明寺,故自唐起,大明寺便蜚声宇内。待秦少游“游人若论登临美,须作淮东第一观”诗句一出后,大明寺便真正成为了香火鼎盛、游人若织的绝佳登临之处。 周无忧沿阶而上三百步,过松林、穿牌门,眼前一片黄墙青瓦。混在一众香客中进得大明寺,周无忧布施了些银钱,恭恭敬敬的在大雄宝殿内敬上三柱香,诚诚切切的礼敬过释迦牟尼佛、药师佛和阿弥陀佛,便起身四处游赏。
大殿西侧,经“仙人旧馆”门额,穿过一条小径,便是平山堂。
平山堂是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所建,庭院幽深、花木扶疏,可凭栏远眺,扬州全景历历在目。因“远山来与此堂平”,故名平山堂,当年欧阳修曾在此宴饮宾客、诗词欢畅,实为文人雅客抒情畅怀的好地方。
只是此刻的平山堂,却楼阁斑驳、栏柱凋落,树木枯萎、花草杂乱,大半都已损毁。
周无忧小心翼翼的沿着破烂的楼梯上了楼,推开半扇摇曳的门窗,向外望去,瘦西湖蜿蜒曲折,沿湖杨柳依依、楼台点缀,好一副精致的二十四桥图景。
再向西看时,山脚下一片青墙红瓦,规制严正、格局宏大,当是郑府无疑。
郑府虽然有钱,但却为药商起家,后以盐商大富,说起来,总脱不开一个“商”字,是以府中虽然奢华,外面却不敢逾制,府门处既无台阶,也无廊柱,就连大门,也只是一开。
周无忧上前拍打门环,门上开了一个小窗,一双眼睛看了出来:“何人敲门?”
“小可欲拜会你家主人,还请通融。”
“客人何事?”
“欲求贵重药材,还望回禀贵上。”说着,周无忧抬手递了一贯宝钞进去。
那门房见这少年气质沉稳、穿戴得体,又如此上道,便将房门打开一个角,将周无忧让了进去。领到一旁夹间等候。
过不多时,一个管事模样的中年来到夹房,先让门房看茶,自己也与周无忧相对而坐。
“贵客急需药材?”那管事问道。
“不错,急需百年何首乌、雪莲,及白花蛇三味,还请柜上通融,小可愿出重金。”
那管事一听是这三味,眼皮跳了跳,这可都是难得一见的稀有药材,非是名贵二字可以形容的,却不知这少年是何来历,当下又问:“不敢请教贵客高姓大名?”
“周无忧。”
“仙乡何处?”
“安庆府。”
“府上高堂哪位?”
“高堂均已过世,目下只余小可一人。”
“贵号作何营生?”
“却不曾开号延客。”
“何派弟子?”
“……无门无派……”